位置:首页 > 华人力量 > 企业家
企业家

邓自茗

2014-08-02 17:16:37 来源:

 

策划-----改变国家移民政策
  我过去老家是三峡库区云阳县龙洞乡的农村移民。1994年11月三峡工程在三峡大坝举行开工典礼时我在现场,那时我们几兄弟有3条船加上租赁的5条货船组成了一个船队在三峡大坝工地运输石块。李鹏总理在三峡工程开工典礼上讲到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是移民,我当时就感到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成败关键是移民?我担心的是国家是否有那么多钱来修三峡工程,我当时就和我们一起的移民说,看来三峡工程肯定能成功,因为总理没有担心钱,担心的是我们移民,我想这个移民好不简单,国家给我们移民补偿钱是好事情,怎么总理把移民看成了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呢?既然国家把移民看成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后来又提出移民是世界及难题。当时我作为一个移民心理很高兴,让我激动万分。高兴的是我可以主动自己移民为三峡工程作一点  策划破解移民难题邓自茗贡献,同时也参与破解世界及难题。激动的是我们移民既然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又是世界及难题肯定就有发展的空间。所以,我就开始策划我们应该如何作对国家和对我们自己才有利,我就想出了“主动移民,为国分优”八个字。
  当年回家过春节后就没去运输了,95年5月11日就利用我们的运输船队成立了云阳县第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云阳县库区移民运贸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当时运输业不太好发展空间不大,我就策划了一个保健酒项目,就叫健身酒。就想利用移民用移民补偿资金来参加入股,在移民补偿资金没来时我们自己出了104.5万元先把厂开业了,开业以后我们就去找政府要求“主动移民,为国分优”用我们的移民补偿资金来参加入股办厂。政府说你们的思路很好,但是没这个政策。国家的政策只能是国有公司才能利用移民补偿资金安置移民。另外,农村移民也不能把钱给移民,当时政府就用移民补偿资金在农村开垦了很多土地,让移民就地后靠安置种地。这我们就真的成了难题,如果要“主动移民,为国分优”还需要改变国家的政策,当时我还是想国家改变政策,所以就不得不策划如何让国家改变移民政策。
我就思考了两个思路,一是尽快把厂的规模做大增加影响力,希望政府把我们厂按照国有公司对待可以利用移民补偿资金安置移民,这一条路就要靠实力说话。凭实力很不容易达到政府信任,我就政策了走品牌的路,96年12月我就将我们生产的“健身酒”送去参加了“96全国名优食品博览会”和“首届中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博览会”,在会上我们就利用移民做文章以“主动移民,为国分优”的高度,感动了专家和评委,我们的健身酒就得了96全国名优食品金奖和首届中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奖。为了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又对得回来做了扩大的政策,首先请组委会将我们“健身酒”得的事情给我们云阳县人民政府发了一个贺电,当时云阳县是第一个产品得了国家金奖,云阳县人民政府接到贺电以后还不知道这个厂在什么地方,后来才在工商局了解到这个企业。这次的确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还专门安排了云阳县礼仪文工团到船接金奖,我捧着金奖向奥运会冠军归来一样,把我和金奖接到了云阳县人民政府,还专门把云阳县各部门的领导请来召开了一个庆典会。从那以后政府就基本同意把我们按照国有公司一样看待了。
  政府改变了对我们的看法不等于能解决问题,同时我还是启动了希望国家改变移民政策的方案,如果要希望国家改变移民政策必须要有很充分的理由,光有充分的理由还不行,问题我一个草民怎么能够把理由让国务院知道和重视。当时对于我来说这又是世界及难题了,没多久我就想出了一个理由,我就提出为了要对三峡库区的绿化进行保护,不保护库区的绿化就可能水土流失的长江,将来会影响三峡工程,要保护库区的绿化就不能就地后靠安置移民,移民就只有外移,这样我们就有希望大量的接受移民补偿资金来参加入股办厂。理由我觉得很充分了现在就是如何把这个理由让国家领导知道和重视,我就想了一个办法请新闻记者,就找到现在重庆日报的任能文老师,他就帮我找到了万县地区新闻办公室的领导,他们听了我的想法以后很重视,就安排了记者到我老家拍摄了一个专题片,又写了报纸专门报道我“主动移民,为国分优”的先进事迹,他们将专题片送到了中央电视台播了的,他们也写了内参给国家领导,将报纸也在重庆日报和人民日报发表,同时全国有很多报纸都转报道。我当年也被云阳县人民政府安排成为了云阳县政协常委,我在任政协常委期间又提出要对三峡库区的绿化进行保护,不保护库区的绿化就可能水土流失到长江,政协也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行成了调究报告送到了国家政协,国家政协又把调究报告送到了国务院,后来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0年国务院更改了移民条例,移民基本不能就地后靠安置移民,以外出安置为主了,所以就出现了后来的大规模外迁移民。
策划-----移民自建移民城市
  云阳移民新城是由过去的云阳、双江、云安镇合并统称三镇合一,当初是由政府统一给移民建设好房屋后搬迁,如果完全政府统一给建好房屋后搬迁,我们就没有商机。要想分到这个蛋糕就必须说服政府不能统一给移民建房屋,这谈何容易。政府官员有几个又不希望搞建设呢?我当时又想分到这个蛋糕,于是我就通过政协想办法给政府建议,如果全部由政府统一给移民建设好房屋后搬迁,肯定在2003年6月30日建不完那么多的房屋,建不完就完成不了移民任务。另外,政府统一给移民建设好房屋移民也不一定满意,如果移民不满意政府就麻烦大了,这两个问题其中有一个就可能导致完成不了移民任务。我这两个问题的确引起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只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了就有办法了,我就策划了移民“联户自建,主动搬迁” 的方式。实际上我在98年就在利用政府给我批准建设酒厂的土地指标上,开始以解决职工住房的名誉在联户自建。政府也觉得办法很好,就这样政府就同意了我的建议,并且2000年还专门出台了移民“联户自建,主动搬迁”的文件,在文件没出台以前我收取移民的土地指标每平方作价100元,政府的文件出台以后每平方土地,兑一平方房屋。从2000年以后云阳、双江、云安镇都大规模的发动移民“联户自建,主动搬迁”,就2年多时间把一座城市建设起来了。同时,在移民中产生了一大批100万富翁,当然我也是最先得到了利益,这个“联户自建,主动搬迁” 的方式也在很多新闻上和网上报道过。政府也收入了很大一笔税,政府最大的收获是提前顺利的完成了移民任务,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从此以后国务高度重视云阳,有很多关于移民方面的会议都是在云阳召开,其他移民区县也分别到云阳学习经验,国务院的领导基本上都到云阳去过。所以,后来获得“三峡移民看重庆,重庆移民看云阳”美誉。另外,云阳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提升到重庆主要部门任职了。
策划-----争取政策筑提造地
  三峡库区水位最高175米一般水位在156米,我发现三峡库区有很多地方可以筑提造地搞建设。但是国务院有规定不准许利用三峡库区筑提造地,因为影响三峡库容对发电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建设需要必须筑提造地要经过国务院批准,要得到国务院批准的项目就不是一般的项目,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策划包装国家重视的项目,另外就是要找理由证明筑提造地对三峡库区和三峡工程有利,于是我就思考了两个思路,我第一个就策划包装用筑提造地建设《三峡移民纪念园》项目又名《三峡之窗》主要以纪念三峡移民舍家为国的精神,就现在国家大量宣传的移民精神。同时又策划筑提造地可以对三峡移民城市的安全有利,不然水位高了对三峡库区的地质有很大的危害,这个问题不是我说有危害必须要有科学依据才行,我就在政协会议上将这个问题提出建议,政协领导很重视这个问题很快就专门成立了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并且行成了调究报告送到了政府和国家政协,国家政协又把调究报告送到了国务院。同时在2001年4月我们公司又和政协邀请了重庆商学院副院长、朱叔芳教授;重庆商学院旅游系主任、熊教授;商学院科研处处长、干勤教授;重庆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谢德绿研究员;社会科学院三峡库区研究所所长、王愉陵研究员;三峡库区研究所郭强研究员;重庆市委党校宋爱苏副教授;委党校何关根教授;解放军后工学院徐千里教授;西南农业大学谢代银等10名专家到三峡库区对以上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当时的县长和政协主席都亲自到重庆接专家到云阳,2001年4月15日在云阳召开了研讨会。研讨会期间又专门对筑提造地建设《三峡移民纪念园》项目进行了专家论证,专家们对筑提造地建设《三峡移民纪念园》项目纪念三峡移民舍家为国的精神评价很高,特别是筑提造地能减少对三峡库区的地质危害专家高度重视,他们都说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同时还请了重庆日报作承办单位,邀请了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进行了宣传,效果超过了当时预计的结果。国务院很快就决定将三峡库区所有的移民城市进行地质治理,云阳就得到了国家对三峡库区地质治理的资金数亿元,现在三峡库区的所以城市都得到了国家的资金进行地质治理。很遗憾是由于重庆建设了三峡移民纪念馆,我这个《三峡移民纪念园》项目被取消。现在云阳利用筑提造地几千亩,用了1300多建设了一个移民公园,其它的卖给了开发商开发了房地产。
  我经过上述的经历对策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策划的确可以“无中生有”策划可以得来你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策划可以得来你项目所需要的资金等………总之,策划可以实现你所有不违背客观规律的梦想。我现在已经通过了策划师认证,我已经决定转行做专职策划人员,我觉得开公司当老板有两个目的,首先是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解决温饱以后就是给社会作贡献。我觉得我们辛辛苦苦的创业为社会作贡献,也不一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在我人生和创业道路上也遇见了很多的坎坷,我也不可能因此躺在过去的成绩和坎坷上而不前进.作为一个人在取得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永远不变的宗旨. 所以,我就决定用我拼搏了20年的经验和教训来为社会服务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热点聚焦